13万亿邮储银行的科技进阶之路 -z6尊龙最新登陆

发布时间:2023年03月02日
来源:环球老虎财经
打印:
字体:

银行的数字化转型,已然成为当今全球银行业所不可逆转的时代趋势。在从“跟随”到“引领”的银行数字化进程中,如今的邮储银行站在了“科技兴行”的新征程、新起点上。邮储银行的金融科技变革,正在重新定义未来银行。

随着移动互联、人工智能等技术进入快速发展阶段,量子通信、生物技术等前沿技术打开了想象空间,第四次科技革命已然来临。

当前,我们正站在新一轮科技革命的起点之上。一方面是信息技术正在云计算、人工智能、大数据等领域不断取得突破性的进展;另一方面则是科技对传统产业的改造正在不断深入。

无论我们情愿与否,科技革命将以几何量级从根本上提高生产效率,进而重构银行的商业模式。

时代变局之下,银行业何去何从?作为“弄潮儿”,资产规模达13.5万亿的大行——中国邮政储蓄银行,正以“科技兴行”的理念和实践,为银行业金融科技变革树立起一座标杆。

启示:蝴蝶效应

气象学家爱德华·罗伦兹曾阐述道:“一只南美洲亚马逊河流域热带雨林中的蝴蝶,偶尔扇动几下翅膀,可以在两周以后引起美国得克萨斯州的一场龙卷风。”

1994年4月20日,中国正式接入因特网——用的是一根64k的国际专线。这根64k的国际专线推开了中国互联网的门楣。

1996年,留美归国的张朝阳创办了搜狐;1997年,丁磊创办了网易;随后几年,腾讯、新浪、阿里巴巴、百度如雨后春笋般冒出。

这种一台电脑,一根网线搭建起来的“虚拟世界”不断吸引着尝鲜者进入。

正当中国网民沉浸于互联网世界时,大洋彼岸的科技网络泡沫破灭,一场席卷全球的风暴爆发。国内以新浪、搜狐、网易为代表的互联网先驱们经营欠佳,而其它的中小型互联网公司更是面临生存的困境。

没有一个冬天不可逾越,没有一个春天不会来临。2003年,互联网寒潮退却,网易、搜狐、新浪先后实现全年盈利。

也是在这一年,成立4年的阿里巴巴撇开门户思维,另辟蹊径推出电子商务平台淘宝网;紧接着以“担保交易模式”推出支付宝。

彼时银行正因为淘宝初期产品仅几块钱或者几十块钱,觉得完成一笔交易赚的钱都不够成本,将这只“蝴蝶”拒之门外。

2009年,这一年,淘宝推出"双11"购物节。"双11"当天,淘宝创造了5000万元的销售额。短时间内的小额、巨量交易一度让银行支付系统极大考验。

此后,京东、苏宁等电商平台不断涌现,同时在每年推出多个促销活动,进一步加快电商平台的支付交易量。

春江水暖鸭先知,被裹挟进这场技术变革的银行们,深知信息化建设与技术将成为未来竞争中的制高点,开始摩拳擦掌“备战”。

2009年,邮储银行依靠自己的it队伍完成了《邮政金融it总体规划》的编制工作,在规划中,邮储银行对新一代应用系统架构进行重新设计,致力于建立一套以客户为中心、以会计处理为核心,具有高性能、高可用性和高伸缩度的现代化银行信息系统。

历时4年,邮储银行于2014年10月25日全面完成了个人业务核心系统建设工作。

个人业务核心系统经受住了业务高峰的冲击,从侧面表明,邮储银行选择以开放式系统小型机集群技术不但具备了大型机的可扩展性、高可靠性和安全性等特点,还可以充分利用多台主机资源同时对外提供服务,大大减轻了单台主机故障对业务造成的影响,达到了与大型机同样的业务处理效果。

此外,在实施“以小型机集群替代大型机”的基础上,邮储银行还进一步推进“以pc服务器集群替代小型机集群”的技术路线。在全行系统采用pc服务器集群技术,有效降低了银行关键信息系统对高端小型机的依赖,进一步验证了银行核心系统基础硬件平台安全可控的可行性。

邮储银行用实践证明,坚持自主可控的发展战略、坚持走低成本可持续的技术路线是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手段。

崛起:十年磨剑

非洲经济学家dambisa moyo曾说过:“种一棵树最好的时间是十年前,其次是现在。”

2014年,移动互联网的用户数首次超越pc互联网。智能手机正逐渐渗透到人们生活、工作的各个领域,微信、微博、手机游戏、手机支付等丰富多彩的移动互联网应用成为信息时代生活的“必需品”。

移动互联网,是一场思维与市场的变革。在移动互联网时代,广告不再局限于展示,不再仅仅做一个品牌的宣传,而更多的与购买直接联系起来;银行业务不再局限网点,而是通过搭场景、建生态来满足客户的金融服务需求。

为了抓住移动互联网的时代红利,邮储银行于2014年启动并完成了本行“十三五”it规划编制工作。“十三五”it规划以满足自身发展战略要求为目标,按照“十年视野、五年规划”的要求,对邮储银行未来信息化工作进行战略指引。

与09版规划强调的“系统整合、数据集中”相比,“十三五”it规划本着“智慧创新、互联共享”的理念,将信息化能力打造为邮储银行核心竞争力。

“十三五”it规划实施以来,邮储银行信息科技迎来跨越式发展,建成了信贷业务、crm等16大平台和两总线(企业服务总线、企业数据总线)、234个信息系统,显著提升了客户服务、渠道协同、产品创新、流程优化、经营决策、营销绩效、全面风险等七大业务能力。

随着三方支付与线上业务的兴起,邮储银行个人业务的迅猛发展,老核心系统日均交易量每年以20-30%的幅度快速增长,峰值交易量逐渐临近设计容量上限。若如不解决系统扩展问题,这将成为继续支撑邮储银行个人业务快速发展的掣肘。

善弈者谋事,善谋者致远。为扭转这一局面,邮储银行于2019年3月启动新一代个人业务核心系统建设。

核心系统是一家银行的大脑和心脏,也是一家银行科技实力的重要体现。为了打造新一代核心系统,邮储银行“人才 资金”双管齐下。

首先是加大投入力度。2019年,邮储银行提出,为了实现科技驱动发展的目标,每年拿出营业收入的3%左右投入信息科技领域。2018年,该数字为2.75%。2019年,邮储银行信息科技投入超过80亿元,同比增长超过10%,占营收比重提升到2.96%。2020年,邮储银行信息科技投入超过90亿元,同比增长10.35%,占营收比重达到3.15%。2021年,邮储银行信息科技投入超过100亿元,占比达到3.15%。

其次是强化队伍建设。为使it人才“招得来、留得住、用得好”,邮储银行加大科技条线人才引进力度。2019、2020连续两年总行科技队伍人数翻番,截至2022年12月底达到4300余人,全行超过6300人,加上外包队伍总体超过1.5万人,总行自有科技队伍人数是“十三五”初期的6.2倍。

与此同时,邮储银行还优化完善科技岗位职级体系,形成信息科技架构、需求、研发、技术测试、运行维护、数据分析、科技风险等7个专业序列,打通it专业化人才晋升通道;制定了科技领军人才管理办法,选聘技术架构、数据分析、人工智能、区块链、云计算等十大领域科技领军人才,搭建“青年、骨干、领军”三级人才梯队。在绩效考核上,邮储银行对科技条线实施差异化的绩效薪酬分配,充分调动科技人员干事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最后是优化体制机制。随着资金投入和科技人员的迅速增加,邮储银行信息科技的体制机制得到不断调整优化,形成了信息科技管理部、金融科技创新部、数据管理部和软件研发中心、数据中心“三部两中心”it组织架构,使科技管理更加专业高效,信息化工程建设周期大幅缩短,创新明显提速。

蝶变:科技赋能

创新蝶变引领科技赋能。

从2019年3月启动到2022年新一代个人业务核心系统的全面投产上线,标志着邮储银行核心科技能力的“蝶变”升级。

据悉,邮储银行新一代个人业务核心系统是大型银行中率先同时采用企业级业务建模和分布式微服务架构,将全量个人业务全天候运行在全技术栈安全可控分布式架构上的核心系统。

此外,邮储银行首席信息官牛新庄表示,邮储银行还自主研发了基于开源数据库及通用服务器的分布式技术平台和运维平台,陆续应用至新一代公司业务核心系统、新一代信用卡核心系统等多个“新一代”系统建设中,成为全行级技术架构落地的重要能力载体。

此举在全面落实国家网络安全战略、提升关键核心技术自主掌控能力、推动大中型银行核心系统转型等方面具有示范效应。

除了攻坚关键核心技术,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之外,新一代个人业务核心系统的投产上线更为邮储银行带来六大创新点、四种价值。六大创新点分别是流程再造,化繁为简;业技融合,敏捷创新;夯实平台,引领创新;智能运维,全景掌控;自上而下,安全可控;在线迁移,无感切换。四种价值分别是性能大幅提升,支撑业务发展;产品灵活装配,快速响应市场;提升客户体验,提高办理效率;统一数据标准,夯实风险防控。

六大创新点中“化繁为简”采用企业级业务建模方法重构业务产品,重塑业务流程;“敏捷创新”加快对市场和客户个性化、差异化、定制化产品及服务的响应速度;“夯实平台”形成持续可扩展、技术自主可控的企业级分布式技术研发运行能力;“智能运维”适配分布式核心系统的运维模式,提供全景可视、量化管控、智能驱动的运维能力;“安全可控”通过国产硬件与软件、开源与定制开发的有机结合,构筑金融核心级的全栈式自主可控能力;“在线迁移”实现新、旧核心系统不停机完成超6.5亿客户迁移,开创核心系统切换上线新模式。

四种价值中“性能大幅提升”方面,原先155毫秒的柜面交易现在只要76毫秒,耗时减少51%。产品灵活装配方面,自4月上线以来,累计发行90余期大额存单;19类分行特色借记卡及总行重点借记卡产品,包括美团骑手卡、新市民u 卡及乡村振兴卡等借记卡产品。提高办理效率方面,柜面交易数由465支优化为336支,柜面交易入口由3个整合为1个。夯实风险防控方面,全行建立统一的客户欺诈信息识别和反洗钱/反欺诈名单维护机制,将反欺诈、反洗钱名单校验嵌入交易流程。

数据显示,这个历时3年打造的新一代个人业务核心系统,自投产以来运行平稳,各项指标表现优异,为邮储银行全行6.5亿个人客户、近4万网点提供峰值tps 67000笔/秒的交易处理能力;全天联机交易处理时间仅需65毫秒,比原系统减少30%;日终处理耗时从273分钟减至197分钟,降低28%;季度结息总时长从140分钟减至25分钟,降低82%。

各项性能可满足邮储银行当前6.5亿客户、每秒6.7万笔的交易需求,也能满足邮储银行业务快速发展的需要。

新一代个人业务核心系统开启了邮储银行金融科技发展的新篇章,为推动邮储银行数字化转型注入新动能,为建设一流大型零售银行打造新引擎。

引领:平台“新生”

科技的迭代和变革改变着银行的经营模式,为业务发展补给能量,也为金融形态带来了“新生”。

2022年,央行发布《金融科技发展规划(2022-2025年)》,提出八大重点任务,明确到2025年,金融科技整体水平与核心竞争力实现跨越式提升。

而“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数据作为新的生产要素,数字技术成为新的发展引擎,数字经济浪潮已势不可挡。

未雨绸缪,方能有备无患。在2021年3月,邮储银行便启动了“十四五”it规划编制工作,从企业级视角对业务架构、应用架构、技术架构、数据架构、金融科技和it治理进行全新布局,提出“加速度”(speed)信息化战略。

何为“加速度”(speed)信息化战略?据了解,s(smart)代表智慧,即以“邮储大脑”为依托,实现高效的智慧决策;p(platform)代表平台,通过平台建设实现敏捷科技赋能;第一个e(experience)代表体验,为用户带来一体化的极致体验;第二个e(ecosystem)代表生态,打造共生共赢的金融生态圈;d(digitalization)代表数字化,驱动全行生产经营方式变革。

“加速度”(speed)信息化战略的提出,开启了邮储银行金融科技的新征程。

近日,邮储银行行长刘建军在“跑出数字金融‘加速度’”为主题的发布会致辞中表示,邮储银行的数字金融发展可以比喻为以加速度奔跑奋进的前行者,战略部署、科技引领、数据驱动是提供动力的三大核心“器官”:战略“入脑”,指挥发展脚步;科技“强心”,引领服务创新;数据“造血”,释放金融活力。

刘建军说的科技“强心”便是以“十四五”it规划为引领,深入推进智慧、平台、体验、生态和数字化的“加速度”(speed)科技战略实施,全面推进数字生态银行建设。

近年来,邮储银行以“十四五”it规划为纲领,厉兵秣马,持续构建“平台 能力 应用”的金融科技创新格局。

“邮储大脑”和“邮储u链”便是邮储银行基于人工智能、区块链、云计算、大数据等新技术打造的两大金融科技创新平台。

作为邮储银行在人工智能领域的重要规划,“邮储大脑”是邮储银行筑牢数智能力基座的核心成果。

据悉,“邮储大脑”构建感知、决策两大区域,打造三大平台及六大能力群,搭建智能营销、智能风控、智能运营、智能管理等多维应用场景,构成一整套完整的智能化能力支撑体系。

邮储银行总工程师徐朝辉表示,目前“邮储大脑”已实现从感知智能到认知智能的提升,“看、认、谈、辩”四大ai应用方向持续强化邮储银行对客户的理解与认知,助力服务形态和模式的优化,从而改善金融服务体验。

具体来看,一是看得懂,智能图像能力支持15类通用、40种特定票据,支撑日均近42万笔影像识别;二是认得清,支持多语种、多信道语音服务,智能客服业务替代率达78%,识别准确率超过96%;三是谈得来,支持自然语音交互的智能外呼服务覆盖消费信贷、营销等场景,触达超3000万客户;四是辩得明,支持多引擎、多策略生物特征识别,为超200个业务场景,提供日均超200万次人脸、声纹比对和验活服务。

此外,2月16日,邮储银行宣布接入百度“文心一言”,这是百度“文心一言”首次在国有大型商业银行落地。“邮储大脑”和“文心一言”的组合,将进一步提高邮储银行在生成式人工智能(ai)、开放式对话、跨模态语义理解等领域的能力,不断提升智能化创新应用效率。

除了“邮储大脑”,“邮储u链”则是邮储银行另一金融科技创新平台重磅产品。

“邮储u链”是邮储银行自主研发的区块链应用平台,为企业提供便捷易用、性能卓越、安全稳定、易于扩展的区块链服务,致力打造链接信任的金融基础设施。基于该平台已孵化出以供应链金融、政务金融、跨境金融、资金监管等为代表的多款区块链特色产品。

其中,供应链金融扶持小微企业300多家,连续3个月实现单月融资投放超30亿元,线上放款金额同比增长118%。

回望来时路,砥砺奋进数十载。邮储银行坚持“科技兴行”理念,用科技赋能业务,持续输出高质量金融创新产品和服务,不断拓展金融服务的广度与深度,为实体经济做出新贡献。

扫描二维码
在您的设备上浏览本页

网站简介广告服务标识说明z6尊龙最新登陆的联系方式法律声明建议投诉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