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瞭望东方周刊》聚焦武汉发力智能建造 -z6尊龙最新登陆
到2025年,形成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研发成果,培育一批智能建造专业人才,打造一批建筑互联网平台,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武汉经验。
中交二航局常泰大桥项目r20000-720超大型上回转移动平衡重智能塔机(马弟/摄)
9月26日,国内首条空轨线路——武汉光谷观光线正式开通运营。空轨线路串起水道和绿道,形成一个不断变化的“空中观景平台”,透过车厢两侧的大开度玻璃窗、地板部分区域的透明观景窗,让乘客体验到“人在空中游,景在窗外动”的科幻感。
为实现6座车站“一站一景”的效果,光谷空轨运用了多项智能建造技术。“每一块曲面玻璃和弧形铝板均实现精准测量和定位,采用全方位红外立体三维扫描仪成像建模,实现精细化施工。”武汉光谷交通建设有限公司空轨项目现场负责人张雨告诉《瞭望东方周刊》。
光谷空轨是武汉智能建造在工程建设领域交出的最新作品。
2022年10月,武汉入选全国智能建造试点城市。2023年4月,武汉市印发《武汉市智能建造试点城市建设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提出打造全国智能建造标杆城市,到2025年,形成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研发成果,培育一批智能建造专业人才,打造一批建筑互联网平台,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武汉经验。
武汉制造
武汉的建筑业居全国同等城市龙头地位,行业吸纳从业人员近百万。2022年,全市拥有资质以上建筑业企业1698家。2023年上半年建筑业总产值6366亿元,同比增长6.7%。“在推进智能建造方面,武汉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武汉市城乡建设局副局长陈聪说。
2023年国庆假期,由中建三局首创的空中造楼机现身长江武汉段岸边,如一个巨大的钢罩,附着在建设中的武汉长江中心大楼顶部,吸引了往来行人的目光。
走进造楼机,犹如进入一座空中智能建造工厂——其内部由上而下覆盖三层半的建筑结构层,形成工厂化流水线,以先进的遥控技术,通过预设程序和指令,实现高精度施工。百米高空,建筑工人不再受脚手架上的日晒雨淋之苦,而是在内部各作业层接力完成各项工序。随着工序逐步完成,空中造楼机逐层顶升,直至大楼建成。
空中造楼机全称“超高层建筑智能建造一体化装备平台”,中建三局科技部总经理卢松告诉《瞭望东方周刊》:“空中造楼机采用轻量化定模集成平台技术,将模板、钢筋、混凝土等多种施工材料进行集成设计。智能建造技术不但显著提升建筑效率,还降低了人为因素对施工精度的影响,大大提高了建筑质量和稳定性。”
《方案》提出,研发智能化工程机械与建造机器人及其关键技术,实现混凝土浇筑、构部件安装等关键施工环节的少人化、无人化。“在这些方面,以中建三局、中交二航局为首的在汉央企研发的空中造楼机、住宅造楼机、智能架桥机、5g远程操控塔机、高精度测量机器人等一大批硬核装备和成果领跑行业。”武汉建筑业协会副会长刘庆说。
“为了科学、精准、高效进行桥梁各类复杂、隐蔽、高空部位的检测,中铁大桥局创新研发及应用了巡检无人机、缆索机器人、水下机器人等各种智能设备。”中铁大桥局桥科院总经理王波告诉《瞭望东方周刊》,自2012年国内首台“探索者”斜拉索检测机器人问世以来,在武汉长江二桥、天兴洲长江大桥、舟山跨海大桥等100余座跨江跨海大桥工程实践中不断开展升级研发,现已升级至第6代。最新一代机器人比上一代质量减轻了50%多,速度提升了40%。机器人“身体”是高强碳纤维构件,内部安装的电磁探伤无损检测系统,对拉索内部钢丝锈蚀的感知灵敏度提升了10倍。“眼睛”采用最先进的ccd成像技术和工业摄像镜头,在高速爬行中也能看得清毫米级裂纹。
智慧工地全覆盖
《方案》鼓励企业研发应用智慧工地管理平台、项目管理平台,推进建筑信息模型(bim)、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移动通信、人工智能等技术在施工现场的应用。到2025年,武汉将实现全市智慧工地100%覆盖。
近几年,在汉建筑龙头企业大力推广智慧工地管理平台应用,已经形成了一批先进应用案例。
2022年5月7日,在武汉白沙洲长江大桥上,“探索者”机器人在斜拉索上快速“爬行”,仅仅10分钟,长达300米的一根斜拉索就完成了检测。与此同时,在岸边的人行道上,技术人员通过相关智能平台终端,保持对拉索的外观状态和内部钢丝健康情况的监测。
2022年5月7日,中铁大桥局桥科院第六代拉索检测机器人对武汉白沙洲长江大桥进行检测(中铁大桥局供图)
在桥梁康养阶段,过去日常巡检、定期检测一般依赖于技术人员现场爬上桥墩、缆索去采集、记录数据,效率低且安全风险高。武汉“建桥国家队”——中铁大桥局研发了桥梁智慧管养大数据平台,管理人员通过手机app就能随时掌握施工全过程的数据。
“智能建造实现了工程要素资源数字化,其本质特征是用数据驱动工程,促进建筑业发展数字经济新业态。”中国工程院院士、土木与建筑工程管理专家、华中科技大学教授丁烈云说。通过各类智能建造数字化平台的建立和运营,建筑业产业链正在武汉获得重塑。
在张靖皋长江大桥应用的混凝土数字化云工厂系统,就在发挥这样的重塑产业链作用。据中交二航局技术专家刘可心向《瞭望东方周刊》介绍,在土木工程总价中,材料费占了工程造价的60%左右,而混凝土作为土木工程主体结构中基础的材料,消耗量巨大,其质量对工程质量的影响巨大。在常泰长江大桥建设过程中,中航二交局应用了自主研发的混凝土数字化云工厂系统,将混凝土的生产、运输、检测和原材料供应工序进行集中监控和管理,对不同的项目工程,分别建立虚拟车间,每个车间数据汇集到云工厂,实现实体车间与虚拟车间的对应,把设备管理、物资管理、技术管理等都放在一个平台上进行互联互通、资源共享、产业链共生。
“云工厂本身就可以形成一条完整的供应链,挑选最经济、品质最优良的混凝土产品进行组合,并在此基础上不断迭代,用数据驱动成本的降低。”刘可心说。
由丁烈云院士领衔,在鄂院士团队力量提供战略支撑,今年2月,由华中科技大学牵头建设的国家数字建造技术创新中心、国家智能设计与数控技术创新中心两个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在汉揭牌。至今,武汉已经打造了数字化设计与城市信息模型(cim)实验室等多个研发平台。
人才为先
2023年初,东湖实验室一期拓展区人才公寓交付,项目上设置了全国建筑业首创的全新岗位——数字工程师。来自中信工程所属中信数智公司的高级工程师黄开泰作为数字工程师,负责项目现场的数字化工作。
黄开泰介绍,数字工程师与建设方、设计方、施工方、监理方协同工作。“基于中信智能建造平台,我们要把施工任务分解到每一天,当天施工结束后,任务完成率和现场影像与建筑信息模型(bim)同步实时呈现;同时我们也要常跑工地现场,实地了解施工的具体进展进行验证,保障平台信息精准。”
此后,武汉在建项目——湖北东湖实验室、江夏清水入江等项目中均设置了数字工程师岗位。其中,清水入江项目在中信数智的协助下组建了数字工程师团队,实现项目全过程的智慧运维。
智能建造直击传统建筑业建安成本高、安全风险大、生产效率低等痛点,而要适应智慧工地,提高工程人员的技术技能水平是关键。
武汉通过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支持院校开设智能建造相关课程,鼓励企业与院校共建实习实训基地等多种培养模式,大力培养智能建造专业人才。本次《方案》也提出,支持高校与企业共建专业学院、实践基地、实训基地等,到2025年,累计培训2万名中级工以上的智能建造产业工人。
2023年3月,武汉理工大学打破专业边界和企业边界,开设智能建造微专业,并联合华中科技大学、中信数智为学生提供工程实践平台与科研教学平台。此外,由中信数智数字教育联合体联合长江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武汉勘察设计协会等多家单位共同建设的智能建造“专精特新产业学院”已获工信部立项。
武汉市智能建造试点城市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进一步深化高校、企业、协会、科研平台之间的合作,建立智能建造人才培养和发展长效机制,培养一批领军人才、专业技术人员、经营管理人员和产业工人队伍,为智能建造发展提供人才后备保障,探索出一条智能建造人才培养的“武汉路径”。
(来源:《瞭望东方周刊》 记者:张静 制作:顾佳贇)
扫描二维码
在您的设备上浏览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