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75年④ 一生辗转三省多地,江夏老人感慨:国家好,我们就好! -z6尊龙最新登陆

发布时间:2024年09月27日
来源:江夏区融媒体中心
打印:
字体:
△点击查看专题报道
编者按

金秋时节,山河锦绣。伴着丰收的壮美画卷徐徐展开,我们即将迎来中华人民共和国75周年华诞。75年风雨兼程,75年砥砺奋进,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亿万人民书写了国家和民族发展的壮丽史诗。


75年很短,只是历史的一瞬;75年很长,记录着天翻地覆的变化。“我的祖国和我,像海和浪花一朵,浪是那海的赤子,海是那浪的依托……”在中华人民共和国75周年华诞来临之际,由中共江夏区委宣传部指导,江夏区融媒体中心推出“我们的75年”——庆祝新中国成立75周年特别报道,我们找寻7位共和国同龄人,通过他们的成长经历、家庭的生活变化、家乡的日新月异,讲述在这短暂而悠长的时光中,江夏儿女追赶时代大潮与祖国共成长的生动故事,展现个人命运与国家命运、民族命运密不可分、休戚与共的家国情怀。


我们的75年 
一生辗转三省多地,
江夏老人感慨:国家好,我们就好!


出生于上海的她,20岁那年响应国家“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号召去到江西。23岁那年她成为中建三局的一员,跟随中建三局的脚步先后在贵州安顺、武汉江夏工作生活。她不仅见证了城市的变迁,在纸坊扎下了根,并用自己的双手为国家的建设添砖加瓦,用青春和汗水书写着属于自己的人生篇章




迁徙之路,见证国家发展轨迹

1949年10月13日,孔根娣在上海出生了,她排行第三,家里有两个哥哥两个弟弟。1969年,20岁的孔根娣响应国家号召到江西省景德镇市,开始了她的知青生活,这一待就是2年。在江西的日子里,风吹日晒雨淋,她什么活都干过。不过,也正因为那段经历,孔根娣学会了吃苦耐劳,懂得了生活的不易。


△年轻时的孔根娣


1971年底,中国建筑第三工程局机械施工公司(以下简称中建三局)统一招工,孔根娣成为其中一员,并于1972年来到贵州安顺中建三局总部。“当时分配我的岗位是大修厂的车工,一去的时候什么都不会,就拼命地学。”机器轰鸣,铁屑飞溅,孔根娣在车工岗位上,整天跟车床、零件打交道。“贵州安顺是个山区,条件很艰苦。但是贵州的煤好啊,亮晶晶的。那里的老百姓也特别朴实,讲义气。他们卖东西,也不称重量,就那么一堆一堆地卖。这种淳朴的民风,让我这个外地人感到特别温暖。”孔根娣笑着说。

在贵州安顺的这几年,孔根娣遇到了与自己携手一辈子的人,同为中建三局职工的张向东,并于1975年在贵州安顺结婚。

△孔根娣和张向东的结婚


那时候的婚礼很简单,单位上开个证明,去街道办事处盖个章就算结婚了,“连结婚登记照都没有。”孔根娣有点遗憾地说。孔根娣的爱人张向东毕业于华中工学院(现华中科技大学),是中建三局的高级工程师、高级会计师。当时中建三局整体往湖北搬迁,张向东负责单位的用地等事宜,结完婚就先一步来了纸坊。1976年,27岁的孔根娣也跟随中建三局大修厂的脚步,从贵州安顺来到了武昌县(现江夏区)。

见证转型,从大修厂到钢结构

1978年后,改革开放的春风掠过神州大地,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和单位业务的不断拓展与转型,中建三局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孔根娣告诉记者,中建三局大修厂技术力量强,包括车工、漆工、电工等多种技术工种,主要业务是汽车修理,当时几乎全国的技术骨干都在他们大修厂。但她也见证了企业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艰难转型。“大修厂四五百号人迁移到纸坊后,中建三局湖北子公司的汽车几乎都到纸坊修理,最远有从荆门那边过来的。但后来市场变化,许多车逐渐就不再过来修了。”

△一排左四为孔根娣

企业想发展,就需要不断创新,不断学习。1985年,中建三局派员工出国学习当时世界先进的二氧化碳气体保护焊技术,回国之后,这批员工与同事们建起了“中国第一钢厦”深圳发展中心,开启了我国现代建筑钢结构的时代。1995年,中建三局大修厂变更为中建三局钢结构公司。孔根娣深切感受到了国家从“制造大国”向“智造强国”逐步迈进。


企业转型,孔根娣也从车间岗位转到了行政岗位。小到物品采购、抄水电表、水管维修,大到房产置办,大学生的工作分配等,都经由她一手办理。她对待工作非常认真,总是能准确无误地完成各项工作,从未让领导和同事失望过。

1998年,因需要照顾家中老人,孔根娣提前办理了退休。回顾在中建三局的这些年,她说这不仅是一段段难忘的人生经历,更是国家发展轨迹的生动写照。正是这段经历,让她更加深刻理解了改革开放的意义。

纸坊安家,共绘生活新篇章

在纸坊工作生活了大半辈子的孔根娣,提到1976年刚从贵州安顺来的时候,不禁感慨万千。“那个时候纸坊到处都是菜地,四五百号人只能住在单位搭建的临时纸板房里,房子下面就是菜地,潮得能拧出水来,走起路来脚底打滑。每天拿着水桶走到龙头古井去打水吃,洗衣服就到青龙水库去洗。”


△孔根娣与家人合照


在这样的临时纸板房里,孔根娣和丈夫一住就是六年,这期间,他们生育了两个儿子,直到1982年,中建三局在江夏区中医医院老院区对面建起了一栋栋家属楼,孔根娣和邻居们终于告别了纸板房的岁月,迎来了宽敞明亮的居住环境,也彻底在纸坊安了家。这一住,便是42年的光阴,家属楼从崭新到逐渐染上岁月的痕迹,孔根娣也从青丝渐染白发,但那份深厚的邻里情却从未改变。


△中建钢构(原中建三局)家属楼

2003年,孔根娣的爱人因病去世,她消沉了好一阵,昔日的老同事们就常约她出去散心,让她的生活不再孤单。孔根娣说她有一个四人小团队,“都是以前的老同事,现在大家会一起聚聚,或者出去玩玩。”他们相互扶持,成了彼此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纸纺这边的景点,他们全都去了个遍,梁子湖的风光,小朱湾的宁静,每次都让他们流连忘返。


孔根娣说:“现在出门很方便,想去哪里玩都能去,公交、地铁,有时候我们还包车去更远的地方玩。以前我从纸坊回上海探亲得几天几夜,费老大劲,公交转公交再转轮渡,坐得人难受。”


△孔根娣与好友出游


孔根娣说她很满足现在的生活,“国家好,我们就好。”孔根娣的一生,是千千万万普通劳动者的缩影。她用自己的勤劳和智慧不仅为国家建设添砖加瓦,也用自己的坚韧和毅力书写了自己的人生篇章。每一个个体的奋斗与迁徙都是国家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应当紧跟国家的脚步,顺应时代发展潮流,为国家的繁荣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扫描二维码
在您的设备上浏览本页

网站简介广告服务标识说明z6尊龙最新登陆的联系方式法律声明建议投诉
网站地图